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TeNTeN

讓寫作成為自己的力量:你用什麼鏡頭看世界?



昨天讀到一本讓我感觸很深的書。這是一位父親寫給女兒的「職場使用說明書」。書中,可以感受到一位父親對女兒深刻的疼愛與提醒。一本看似寫給女兒的職場指南,在我看來,其實是一本人生哲理,更準確地說,我看它是一本「人生工具書」。


我非常認同作者在書中提到的,「讓寫作成為自己的力量」。文章寫得好,可以體現人的許多面向,像是專業、邏輯、創意、頭腦靈活度…等等。當然,寫作不是一蹴可幾的能力,要不斷地書寫、不斷地練習,不斷地思考與閱讀。但光是思考與閱讀是不夠的,要透過寫作訓練,整理自己的思緒,將心中所想寫成文字,產生自己的觀點,才能成為自己堅不可摧的能量。


『比起模仿別人的知識,更重要的是有自信地說出自己的觀點。』


就有如將心裡的問號「?」變成驚嘆號「!」才是真正的學習。培養整理自己想法的習慣,要學會思考問題、學會問為什麼?要具備自己的信念和哲學,讓「學習」成為一個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解讀這個世界的鏡頭。



「閱讀」跟吃飯一樣,需要細嚼慢嚥,看書時也需要思考、咀嚼。不要輕易相信「聽說的」那種水準的淺顯知識,要了解具體的根據或數字。沒有根據的傳聞是危險的,整理複雜的想法、擁有自己看事情的視角,培養自己產生自信感與成就感,才能避免讓自己隨波逐流、人云亦云。而在寫作的過程中,真實陳述比詞藻華麗更重要。作者還提醒我們,寫作的深度大約是國中生能理解的程度即可,太艱難的詞彙無法引起共鳴。


・美國政治家,班傑明.福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曾說:「有的人死於25歲,葬於75歲。」


「成熟的關係是從理解對方、換位思考等努力開始的。你聽過『以聽得心』嗎?」


親愛的,你看懂這兩句話的意思嗎?如果你看不懂,我建議你放下手機或電腦,去看看這本書;因為比起過去,更要去親近可以提醒你未來的人。-Dan Sullivan(美國參議員)


而成功的定義不是為了成為「別人眼中的我」,而是「我想成為的我」。


不要一直待在眾人說長道短的地方。愛默生也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:「…在離去前,讓這個世界變得比你出生前好一點,知道有一個生命因為你這一路走來而活得更幸福,那就是真正地成功了。」


「君子以獨立不懼遯世無悶。」意即,人在孤獨中會看見更廣大的宇宙,成長得更快。


都說我們無法選擇原生家庭的模樣,讀完這本書,讓我好羨慕作者的女兒,有這麼一個疼愛她的好爸爸。大部份的時候,我們都用世俗的關係在定義人與人之間的身分,好像沒了那幾層身分,我們就什麼都不是…但也許我們都忘了,我們從來都只是我們自己。


-本文參自《你可以投身工作,但不迷失自己》,許斗榮著-采實文化出版邀稿



文章: Blog2_Post
bottom of page